• 欢迎访问联合国华人协会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七七事变79周年

2016/7/7 0:00:00   点击次数:29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是北京档案馆珍藏的《卢沟桥歌》词曲,作于79年之前“七七事变”之后。79年过去了,这首歌中透出的悲壮与豪迈,仍让人动容。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全长265米,宽8米,最宽处可达9.3米。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


卢沟桥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看晓月要在黎明时分,站在古桥上,凭栏远眺,西山叠翠,月色妩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




1937年7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历史奔流至此,瞬间迅猛改道。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7月7日上午,日军到卢沟桥以北地区进行演习。下午,日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中队长清水节郎的带领下,由丰台兵营开到龙王庙,声称进行夜间演习。



日本人打破了这个寂静的夜晚。19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点40分,在宛平城东北日军演习方向响起了一阵枪声。随后几名日军来到宛平城下,硬说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遂包围宛平县城。


午夜12时,日方向冀察政务委员会就“日本兵失踪事件”提出交涉,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索失踪士兵。时任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得纯拒绝日方的进城要求,但为了协商解决问题,告知日方“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查有日本兵,即行送还”。


经查明,中国军队并无开枪之事,也未发现有所谓失踪日兵的踪迹。日军在进城彻查被拒绝后,立即开枪示威,并向城内发射炮弹。潜伏在铁路东侧的日军轻重机枪及山炮一齐向宛平城开火,中国守军被迫还击。



事实上,日军所谓“失踪”的士兵志村菊次郎,很快就归队了。当年中日关系舞台上的活跃角色松本重治在自己的回忆录《上海时代》中“卢沟桥畔的枪声”一节如是记述:“这个新兵担任传令兵,在离队解手返回时,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误了归队时间。”“七七事变”关键人物之一、日军第八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1938年6月30日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也坦承:当时已接到士兵归队的报告。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



“七七事变”敌我双方战斗序列




“七七事变”敌我攻防示意图



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剩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7月30日,天津失守。



佟麟阁,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赵登禹,第一位在全面抗战中殉职的师长。


卢沟晓月桥犹在,烽火狼烟日未远。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79年后的今天,战火和硝烟早已散去,如今的宛平城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城里的居已在那安居乐业了好几代人,城西的卢沟桥也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心中的热门景点。但宛平城城墙上当年留下的累累弹痕,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那样惨烈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