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联合国华人协会

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的价值

2016/4/12 0:00:00   点击次数:3674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专访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 
 

(记者 辛俭强 明金维 杨文静)

 
    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在埃及首都开罗尼罗河畔的埃及国家人权委员会对前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博士进行了专访。加利在采访中重点谈到了联合国60年来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正在崛起的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等问题。此外,他还饶有兴致地向记者回忆了他当年在联合国工作时的一些有趣的经历。以下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参考消息》:您如何看待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加利: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联合国任秘书长时对此深有体会。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援助。在开罗就有一座会议中心是由中国捐建的。在我访问过的所有非洲国家的首都,都能看到由中国资助建造的办公楼和学校等设施。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还能慷慨解囊,帮助许多贫困国家,这种国际主义的精神在当今世界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中国曾几次促成朝核六方会谈。在我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时候,我试图解决朝鲜核问题,但是没有成功。长期以来,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一直奉行比较客观和公正的立场,特别是在中东问题上,由于它所坚持的这一独特立场使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不断得以加强。    
 
    中国、印度、巴西以及欧盟都将在联合国内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趋势将改变联合国内部的权力平衡,未来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多极化世界有望实现。中国在实现多极化世界的进程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实现多极化面临的一个障碍就是很多国家非常重视自身内部的政治事务,而对参与国际政治事务的意识不强。但是,在未来,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绝大多数的难题都将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解决,而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家的范围内。世界各国都应该关注国际政治事务,从而能够参与到全球化民主进程和联合国民主进程当中去。    
 

  采访札记

 

 
    采访加利的申请在9月初传真给他的秘书办公室之后不久,分社就收到了采访邀请。10日,在埃及国家人权委员会位于尼罗河畔的总部办公室里,现年83岁的加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说,过去曾接受过本报记者的多次采访,很乐于同中国记者打交道。    
 
    宾主落座之后,细细打量这位当年的风云人物,只见老先生头发银白,梳理得纹丝不乱,还是戴着那副人们非常熟悉的深色宽边眼镜;白皙的脸上已经深深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老人精神饱满,态度谦和,作为一名著名国际政治家的风度不减当年。    
 
    在谈到中国的发展时,加利颇为感慨地说:“中国的变化让西方人士叹为观止。我前后到中国访问过十多次。我第一次去北京时,看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行人,很少有自行车。第二次再到北京时,那里的老百姓已经基本以自行车代步了。后来再去时,街上出现了一些汽车。现在再访问北京,看见的则是满大街来回穿梭的汽车,其中不乏各种高级名牌汽车。”    
 
    这位老人的另一个明显感受是,中国的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在南京、大连,新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而浦东那里的摩天大楼更让许多西方人士叹为观止。我访问过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像中国这样每个城市都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的国家并不多见。    
 
    最后,加利说,“我想借助你们再次传达我对中国的期望与祝福。我希望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国际政治舞台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因为中国需要世界,而世界更需要中国”。 
 
    加利小传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1922年11月14日出生于开罗。1973年步入政界,1977年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1980年成为埃及执政的民族民主党书记处成员,1987年当选为议会议员,1991年5月出任副总理兼外交国务部长。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通过决议,任命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他是联合国历史上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非洲人,1996年12月31日卸任。1997年11月16日任法语国家组织首任秘书长,任期4年。目前加利仍担任埃及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