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联合国华人协会

震惊!天安门居然是瞒过全世界 悄悄重建的!

2016/6/4 0:00:00   点击次数:10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被称作“承天门”,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年的承天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此门为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楼正中悬挂着“承天之门”的匾额,但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

明景泰二年(1451年)此牌楼毁于大火,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承天门”门楼。明末时“承天门”又叫李闯王的一把大火给烧了,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新建城楼高33.7米,并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天安门上悬挂的是“天安之门”字样的匾额。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把“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呢?原来,满清封建贵族入主中原后,为了达到其长期统治的目的,除采用其他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做文章。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着满清封建贵族的统治,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 策略,以求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关于清改“承天门”为“天安门”,民间还流传着一则逸闻。传说李自成攻进京城后,在承天门前弯弓搭箭射向承天门匾额上的“天”字,可惜没有射中。其下属以宽慰他的口气说:“有天命者任自为。”

意思是李闯王是有天命的,不必在乎这一箭准不准。李自成却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是在说他没有天命,勃然大怒,要杀了这个下属,之后被人劝解开。清统治者入京后可能听说了这则逸闻,故而将“承天”改为“天安”。

◆  ◆  ◆
“文革”期间天安门“秘密重建”

由于兵火战乱,天安门长期失修,建筑结构已严重坏损变形,上世纪60年代初,技术人员在对天安门城楼的一次检修中发现,大殿正厅12米高的柱子,已经空了近10米。

尤其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的6.8级强烈地震,使天安门城楼结构的损坏变形程度更加严重,随时有垮塌的可能。为确保安全,1969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一座天安门城楼,建筑材料全部更新。

1969年12月15日,天安门城楼重建工程开始。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为了保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组成了“天安门城楼重建领导小组”。 当时选派了一批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精兵强将,按军队编制,组成了木工连、瓦工连、彩袖连、架子工连和混合连5个施工队。每个工种各有各的证件,每道工序之间不准互相打听,连家人都不能告知。

◆  ◆  ◆
8天搭好天棚,7天拆除旧城楼

天安门秘密翻建,首先要将其全部“包起来”。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高33.7米,要将这个庞然大物整个罩起来,为它做“世纪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用钢管搭架,需一个月。

工期紧任务重,架子工人突破以往方法,用数根杉篙绑在一起,层层连接,用苇席搭起天棚,将城楼围得严严实实,留出送料的循环马道。仅用8天便搭好天棚,其跨度之大,堪称世界之最。

为了使翻建后的天安门城楼 “原样不动,尺寸不变”,保持城楼的建筑形制,在拆卸时,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拆下来的一砖一石、一瓦一木都按顺序编号放好、登记入册,拍下照片,内外、上下、左右,按原样码起来。7天时间,旧城楼被全部拆除。同时他们又在中山公园内临时建起一座锅炉房,上下水管道直通城楼,苇篱四周铺设几层取暖管,尽管隆冬,棚里温暖如春,昼夜通明。

◆  ◆  ◆
西山墙中拆出了7枚炮弹

在拆除西山墙时,一名工人取出一颗直径9.5厘米,高约45厘米的完整炮弹,指挥部立即指示公安部门连同周围的土全部取走研究。后来在拆除中又先后起出6颗规格相同的炮弹,这7颗炮弹始终是个谜。鉴于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环境,此消息绝不可外传。现在这7枚炮弹存于何处,无从知晓。

◆  ◆  ◆
琉璃瓦勾头上的“向日葵” 印记

翻建天安门城楼时,设计人员对采用什么样的图案和彩画,没有统一认识。天安门城楼正脊两端的大吻,原为龙。有人认为,“仙人走兽”装饰和城楼上的“金龙和玺”彩画都是“四旧”,要用葵花和延安宝塔等取代龙。

也有人认为应当按照传统的方式修建,才能与天安门的地位相符。在1968年的档案文件中,还有“工农兵”“万年青”“井冈山”等备选图形。

在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时,周总理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天安门彩画整体用朴素的“大丽花和玺”图案,勾头等小型琉璃瓦可用“向日葵”图案,其余一切照旧。直到1984年天安门城楼维修时,才恢复了原貌。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天安门城楼上的“向日葵”琉璃瓦勾头仍保留至今。

◆  ◆  ◆
工程验收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无论是原料,还是施工条件,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可谓困难重重,然而,自196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到1970年4月初竣工,重建工程只用了112天。重建工程竣工后,经国家验收全部合格。不过,验收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还是让指挥部吓出了一身冷汗。

1970年4月,指挥部又成立了9人组成的检查小组,用探雷器按所有图纸顺序检测。探雷器非常敏感,有一次当测到一个斗拱时,探雷器突然鸣叫,图纸显示此处并无任何钉铁钉的记录。最后斗拱被拆开———取出了一只木工扁铲。
是别有用心还是疏忽大意?在场的人谁都说不清。当时是否为此成立专案组,是否查出了责任人,都不太清楚。后来探雷器测到东楼梯时又不断鸣叫,平整的水泥地面有什么问题呢?马上砸!结果什么也没发现。后来化验那些水泥碎渣,原因是此石料含铁量比较高。

到了1988年,因为一封市民来信,天安门城楼顺应民意正式对外开放。时至今日,曾经被视为机密的天安门城楼重建往事,也成了当事人口中一段不同寻常的陈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