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联合国华人协会

中国LGBTI调查

2016/5/21 0:00:00   点击次数:10


 在亚太地区,性少数人群往往是社会中最为边缘、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在中国,由于缺乏关于性和性别少数群体整体状况和具体议题的可靠研究,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者到普通民众都难以全面客观地了解相关事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其合作伙伴发布的《中国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详尽展示和分析了性少数人群面对的挑战,也反映出社会其余人群对于性少数人群及他们为争取平等、消除歧视所做努力的态度。


充满挑战的现状


        在中国社会当中,性少数人群的能见度依然极低。在学校、工作单位或宗教社群中,仅有约5%的性少数人士选择公开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独特的性别表达方式。有更多的人向关系亲密的家人出柜,但即使这部分人也仅占性少数人群的15%。十分令人震惊的是,对中国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和间性(LGBTI) 人群来说,工作单位是他们出柜后感觉生活变得最为尴尬、最不如意的场所。


        超过一半性少数人士说他们曾遭受歧视或不公正的对待。家庭是排拒和歧视发生最多的地方,学校和工作单位次之。歧视导致LGBTI 人士失去他们的工作,让他们降低自己对职业前景的期待,损他们在学校中学习的潜能。


        相较其他人群,性少数人士工作稳定性更差,失业率更高。对身体和情感的暴力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家庭内部。许多受访者承认,他们屈从于家庭的压力,被迫结婚,养育后代。这部分人当中,绝大多数和异性建立了关系,另有一些人选择了“形婚”。家庭的压力和排拒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有些LGBTI 人士被迫接受心理治疗乃至所谓“扭转疗法”。


        不幸的是,在绝大多数性少数人士看来,“出柜”和遭受歧视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很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仅有少数人选择出柜。超过80% 的性少数人士曾因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性别表达方式感到困扰。


        不过,并非所有LGBTI 人士都同等受到歧视的影响,他们遭受歧视的方式也不一样。跨性别人士遭受的歧视程度最深,花样最多。另一方面,女同性恋在家庭内部和工作单位最有可能遭到歧视和排拒,而男同性恋在学校最容易受到歧视,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所有性少数人士都对健康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歧视深表担忧。大多数人质疑HIV 防治及治疗服务的覆盖面是否足够广、是否能比较方便地获取;他们同时担心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友善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主要概念


性别认同:指的是个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认为自己属于某个性别。当个人的性别认同与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不一致时,他/ 她就属于性别认同上的少数群体,如:生理性别为女性,但认同自己是男性,或生理性别为男性,但认同自己是女性。


性别表达:指的是个人通过衣着打扮、言行举止等外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性别。当个人的性别表达不遵从社会的性别规范时,他/ 她就属于性别表达上的少数群体,如:喜欢将自己装扮为女性的男性,或喜欢将自己装扮为男性的女性。


间性:指生理结构介于标准典型的男女两性之间,如:同时具有两性的性征,或性征模糊。


性和性别少数:包括在性倾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等方面属于少数群体的所有人,如: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间性人,等等。


顺性别异性恋:指的是在性别认同上与自己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一致,同时性别表达上符合社会的性别规范,而且在性欲上和情感上持久地被异性所吸引。


未来属于青年


        公众观点中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年轻人对性多元明显更为开放,接纳程度更高。受访者越年轻,其中反对将同性恋视为病态、反对基于僵化成见的偏颇态度、反对性别角色的刻板二分观念、乃至反对与HIV 相关污名的人士比例就越高。同样,年轻受访者中有极高比例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LGBTI。总之,十分清楚,在这种不同世代之间的差异里,包含了中国性少数人群获得社会解放的最大机遇。


        大多数受访者对性的多元都保持开放、接纳的态度。绝大部分(70%)并不赞同将同性恋视为病态,也不赞同对LGBTI 人群那种基于僵化思维的偏见。非性少数人群的受访者同样赞成制定和实施平权政策,尊重和保护性少数。他们同意,性少数同样应享有各种社会服务及经济权利,包括让他们的同性伴侣同等享受保险福利。近85% 的受访者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


        此外,超过80% 的受访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表示保护性少数人群的权利。调查获得以上结果,虽然可能部分是因为取样有向对性少数友善的人群倾斜,但这毕竟反映出一种反对歧视少数人群的公众舆论环境正在生成。不过,这种舆论场的影响范围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