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联合国华人协会

世界需要爱

2018-08-13 00:00:00   点击次数:66


文\马晓兵  图\莫日各、马晓兵、吉克阿木

四川农业大学“彝族老人扶贫”团队从近年来留守老人、儿童问题渐趋严重的背景出发,对相对较为落后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留守老人、儿童情况做了初步的了解下来到距离照觉县城32公里,位于比尔乡政府1.5公里之处的俄尔阿莫村,平均海拔2450米,全村共有183户人,共有812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有48人。对当地的老年人以及儿童进行为期15天的扶贫调研,以便于了解老年人以及儿童的生活状况,发现、挖掘问题,以形成老年人以及儿童帮扶新方式。

7月27日团队展开调研,山脚往上到半山腰都有人居住,在山脚处是比较聚居的(图1),

 
图1

 

越往上,人越少越散居,近一点的需要走3到4分钟能到邻居家,远一点的则需要走10到12分钟,道路是没有硬化的泥巴路。经过5天的调研、访谈,发现这里的孩子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父母离异、父母双亡(有父亲去世,母亲不要孩子的)、农忙时把孩子送到老人住的地方以及孩子有空就来帮助老人等原因,孩子们更多的是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或者说由老人来带孙孙,要带的主要是还不能走路的以及不能够自己煮饭的孩子,年龄集中于4到10岁。

老人的住、食。

在寻找老人的路上,团队发现从山脚开始是砖房,相对而言条件比较好,随着山势渐渐升高直到目的地,老人的房子墙是泥制的,墙上裂痕清晰可见,而房顶是用若干的长条的木板,木板下放了一层盖膜之类的塑料,用钉子把木板固定然后用石头压着(图2)。的子阿妈(的子奶奶)说:“下雨天我就要到外面去,要漏水,害怕房子垮了。”甚至出现房子“人畜共用”(图3)的状况,他们人和马住在一起的,人和牲畜同住一间房子,马的住处就在房子的进门口的内侧围了一个方形的栅栏,栅栏的傍边是两位老人的床。

图2

图3(左侧是马棚,右侧是床)

 

吉何阿普(吉何爷爷)夫妇,他们无儿无女,两位老人的房子被烟熏得很黑,他们的房子更贴切的来说的是卧室,客厅,仓库,厨房的结合体。由于放了一锅煮了的猪食、4个装杂物的背篓、2袋装有收割好的荞麦的塑料袋、一张留有洋芋残渣的简易手工桌子、一堆才挖回来的带泥的洋芋再加上下了3天的雨后的潮湿(图4),整个房间充满着霉味。老人家门口的泥潭充当了院子,因为下雨,院子积水形成了一片泥潭,一不注意脚会陷入泥里。

(图5)

图4(房子内景)

图5(院子)

由于这里海拔较高(大约比平均海拔高200到300米),气温低,所以,种植的作物只有荞麦、洋芋以及玉米,因为土地贫瘠产量也少,老人们一般只收得到两袋百斤的袋子的荞麦(没有加工的,只打了麦穗,还没有去壳)、6到10筐洋芋以及3到4筐玉米。也因此,老人和孩子们以荞巴(用荞麦粉和水和成做成的饼)、洋芋为主食。一般他们早上将洋芋放入水中煮好直接吃,这就是早饭,午饭就吃荞巴,或者也煮洋芋吃,过年的时候的猪肉还有的会有肉吃,下午饭很多时候会吃中午剩下的洋芋,也做荞巴吃,而把方便面当做是改善伙食的食物。

老人生活负担

调研中发现一个共同现象,当问他们有没有困难和需要时,他们的回答除了一位老奶奶都是 “现在能吃得饱,挺满足的。”但是老人、孩子们总是会早出晚归,不论晴雨,老人们除了种植荞麦、洋芋以外,大多靠着每年低保的收入生活,条件好一点的会有2头猪,一头用来产仔,一头是用来过年的,还有10到15只鸡;条件差一点的一般只有一头猪,用来过年,还有4到6只鸡。他们都有提到有鸡和仔猪经常被野生动物吃掉,所以鸡不怎么养了。

在问到老人为什么不论晴雨,早出晚归这个问题时,81岁的阿的阿妈(阿的奶奶)

(图6)说道:“我一年就种荞麦和洋芋,现在是这两样都需要去完成,但是我和我的孙孙们一起,老的老,小的小,所以只能一点点慢慢来,下雨也没有办法,不去收就会坏掉。”她要供养2个孙孙生活、读书,收入来源只有荞麦、洋芋,以及一头母猪产仔后卖乳猪的收入,老人补充说:“要不是去年卖了唯一的那头牛,我不知道怎么办了。”种植荞麦的地方离老人家很远,需要跨过一条深河沟到家对面去,种洋芋的地方也比较远,走路需要走十几分钟,而且都是上坡的泥巴小路。

莫西阿妈,她今年73岁了(图7),她依旧要下地干活,因为她要抚养她的一个27岁的孙子。“我最担心的是我死了后我的孙子怎么办,没有依靠,这是我最担心的,我的这个房子在我死后留给我的孙子。”说到这儿,老人眉头紧蹙,一脸的担忧,双手无奈的拍了一下大腿,抹了一下眼泪。这时,她的孙子说:“妈妈可以死,奶奶一定要活着。”访谈中了解到她的孙子是大儿子的孩子,大儿子早逝导致大媳妇改嫁二儿子,老人不得已养其孙子,然而孙子患有肝脏疾病以至于不能做农活,就算是挖洋芋,也只能在后面捡挖好的。

       图6(81岁老人)                                                图7(73岁老人)

我们与老人访谈中老人误以为我们是上边领导派来的,让我们把她和她孙子的的事情记实,“我孙子多病,我们又没有钱,也没有得到国家政策援建的房子,将来害怕他娶不到媳妇。”老人无奈道。老人虽然对能解决温饱趋于满足,但是对政策的支持也比较期盼,她希望她的孙子也可以住进国家援建的房子,并且有生活保障。

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教育。

可能是因为在大山深处,知识文化落后,观念陈旧,这里每户人家孩子都不会少于3个,大多数是4到6孩子。比较乐观的是虽然孩子多,但是目前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基本上都在上学了,仅有一部分年龄在4到8岁的儿童没有上学,在“一村一幼”的政策下,没有上学的这部分孩子都将能受到教育学前教育。

孩子们成长环境比较闭塞,上学比较艰难,由于贫困,生活所迫,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大人在哪里,孩子都会在哪里,不论大小,因为没有多余的人在家带孩子。在田间遇到莫西(姓氏)一家人在挖洋芋,一个13岁的男孩子,他今年小学毕业了,在田里用锄头挖洋芋,想要和他聊一聊了解一些情况,但是打招呼,问问题他都只是微微一笑,不敢抬头,只是埋头挥动着沾满泥巴的锄头。“傻儿子,别人问你,你就回答呀。”他爸爸对他喊道。结果还是没有回应,在和大人交谈中,大人告知:“我的儿子知识本来就不够,加上一回来就要让他干活,生活在这些地方,有点害羞,不会说话,但是我也没有办法,不干活忙不过来。”在与他爸爸交流半个多小时以后终于肯说话了,最后了解到他们三兄妹都在比尔乡中心校就读,他自己是住校,两个低年级的弟弟妹妹是走读生,每天要往返走将近9公里,每天早上7:00左右从家出发下山去学校,下午放学后要一路爬坡4.5公里回家。

反途中在路上看到这一幕(图8),孩子的父母都在田间劳作挖洋芋,8岁的姐姐在父母后面捡挖好的洋芋,都无暇顾及孩子,这个小男孩在河边自己玩着就睡着了,睡在河边的岩石上,感触很多,如果没有贫穷,没有生活所迫,他们的生活应该会是另一副模样!

图8(父母在做农活,孩子自己玩着,睡着河边岩石上)

“如果长大以后学有所成,我要到政府机关工作,走出去。”这是13岁的莫西(姓氏)男孩的理想。

这是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的心声,希望,他们是极力向着外面的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