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联合国华人协会

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关注中國:從民間外交到區域整合

2016-04-12 00:00:00   点击次数:2281


        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关注中國:從民間外交到區域整合
     最近,黃伯農教授在《信報》撰文,論述在外交問題上,各國政府可善用民間層面的優勢以補足傳統國家層面的不足。黃伯農更以其親身經驗,指出不少海外華人組織編輯期刊,定期向公共大眾分享區內社會、經濟及政治的發展議題。當中的資訊公開、透明,可讓中國政府在東南亞的外交政策制定提供參考,更可彌補傳統情報收集之不足。本文嘗試從海外華僑團體的方向切入,進一步探討中國與民間層面的互動對區域政經局勢之影響。 從歷史上看,Charles Tilly指出「國家製造戰爭,而戰爭製造國家」(States makes wars and wars make states)。人類學家,著名東南亞研究學者James C Scott以其超過四十多年的研究作出修正:「國家製造戰爭,而戰爭製造大批移居者」(States makes wars and wars--massively--make migrants)。Scott觀察東南亞的軍事行動往往比歐洲戰線鼓動更多民眾參與。由此觀之,民間層面,或更簡單直接來說,普羅大眾提供的「公共訊息」,在東南亞重大外交議題上更具舉足輕重之份量。民眾運動參與和訊息流通及傳遞息息相關,政府對民間訊息掌握愈深,對其制定相應外交政策更能得心應手。 回到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問題上,華人對近代區內發展影響頗大。以印尼為例,國內人口佔東盟總人口三分之一,印尼華僑亦佔有一定比重。基於歷史因素,印尼華僑在不同社會層面成立眾多會館、商會及社團組織。更重要的是,根據廣州暨南大學華人研究學者黃昆章的分析,從2000年後新成立的華人社團在形態上除了堅持固有傳統愛國情懷外,同時亦逐漸重視對印尼國家的本土利益。可見,若中國政府能整合民間層面上的華僑組織資料,加強交流及有系統的分析,對中國與印尼的正規外交亦能有所補足。畢竟華人在當地居住多年,對當地社會局勢或更有現實可行之觀點。以筆者對非洲華人的認識,一些海外華人組織領袖更可陪同國家元首一同出席與中國政府的外交禮會及提供意見。長期來說,有助尋求中國與外國發展「共同開發」關係,畢竟民間層面上的發展空間更大,有時候比在正規的國家層面上更能解決問題。 再者,自中國經濟及軍事力量迅速發展後,東亞及東南亞的權力分佈漸漸發生變化,而民間及非政府組織的意見在各國政府亦趨重視。九一一事件後,美國曾以反恐理由要求印尼在軍事上提供更多配合,但當時在民間引起群眾不滿。以「大國平衡」的觀點來看,印尼亦可以從民間層面多與中國緊密聯繫,從而制約美國或日本在區內的軍事力量,以達至區內安全和平。     孔永樂 劍橋大學人文、社會及政治科學學院碩士